《赝天子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聚趣阁juquge.com
原本是毫无地位的守陵军士,摇身一变,成了天子亲军,这种改变不可谓不重大。
这些新的亲军将士也记住了朱慈烺的话,准确的说,是记住了方才的最后一句话。
除了当今皇帝的话,别人的话全当放屁!
几句话下来,便将一千三百余名在历史上死战殉国的孝陵卫将士收入囊中,朱慈烺很高兴。
但转头看看,这些破衣烂衫的军队,像哪门子的天子亲军?
朕的亲军,自然要用全南京最好的制式装备,就这么穿的跟叫花子似的上战场可不行!
于是乎,朱慈烺大手一甩,说道:“你们都随朕去武备库,挑兵器,换盔甲!”
很快,一行人到了南京的武备库。
有明一代,南北两京皆有武备库,由兵部清历司管理,属官为郎中一人,品阶正五品,员外郎一人,从五品,主事二人,正六品。
朱棣迁都后,依旧保留了南京的六部官职,所以南京兵部也有武库清吏司,官职设置是相同的。
当然了,就算是要去武备库清点兵械,也不能全都去,一千多号人走在街上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官兵炸营了。
要知道,炸营这个词,百姓可谓是谈虎色变。
流寇过境一般不会伤人性命,大多以毁坏庄稼田宅,裹挟聚众为主,可要是当兵的炸营了,那就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。
“老乡,借你人头领个军功。”
官军一旦炸营,要的可就不只是田宅财物了,连你的人头,都要被割下去当成军功讨赏。
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,你身上对官兵来说,最值钱的莫过于可以抵一颗流寇首级的项上人头了。
这种事现在早就是司空见惯,一点儿也不稀奇,尤其是江北四镇,除了黄得功的部下以外,其余的都是这种。
所以很多地方的百姓见了官兵,比见到流寇还要害怕。
这也是历史上在鞑清发布“剃头令”以前,全国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抗清的统一阵线的原因。
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朱慈烺只带着京营提督韩赞周,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和十几亲兵前往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